從德國宣佈「工業 4.0」後,其他製造大國紛紛跟進,國內也陷入了一陣熱潮當中,期望可以透過大數據、物聯網IoT等技術,讓工廠轉型升級,再創一個世代輝煌。
然而有些企業對於工業4.0的理解不全面,盲目耗費大量資金導入物聯網設備、機器人生產線,實際上對於企業效率的提升、競爭力的增強作用並無太大改善;也看到一些企業密切關注積極學習工業4.0,但是在自己的企業如何應用上毫無思路。
先看清自己站在什麼位置
企業資訊化建設,包括機房、網路通訊、資料安全和私有雲平台的建設,業務方面導入使用ERP系統。在這樣的基礎之上,企業可制定三步戰略:可視化工廠、數字化工廠、智慧工廠。
可視化工廠的定位是管理可視化,決策智慧化,這一期主要運用了企業管理與電子商務平台,MES,還有BI商業智慧和報表系統,對系統進行資料整合。
數字化工廠主要是ERP的推廣使用,包括CRM、行動化與電子商務。
智慧化工廠是朝「工業4.0」方向發展,投入更多的精力在BI商業智慧之上。
在基礎架構上,從網路、融合通訊,將伺服器虛擬化,做超融合虛擬化平台,包括所有的計算存儲、資源都虛擬化,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然後,確定要往哪裡去,以及如何走過去
按照工業4.0,相應的流程制度,完成企業的管理模型。在這制度中,ERP系統是基礎,利用CRM系統和客戶對接, SRM管理供應鏈,MES監控生產。利用OA把所有業務打通,而後利用帆軟報表BI系統,實現前端的商業智慧分析。利用物聯網,設想把MES系統和機床、物流以及檢測設備連起來,做成物聯化,把ERP升級到CRM或者SCRM,把供應商和客戶打通,形成企業的互聯網路。
工業4.0不是單一的技術革新,而首先是思維的革新。基於物聯網、大數據技術帶來的資料變化,不僅是業務推動力,對企業的管理模式、商業模式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。相信思維的指導、技術的革新再加上腳踏實地的規劃和高效的執行,智慧工廠不再遙不可及。